这个是第八部分.
2.光线运用不当。
光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初学者在拍人像时,由于光线运用不当,常常拍出“大黑脸”和“阴阳脸”的照片,这些现象往往是逆光和侧光拍照时造成的。为防止这些现象,拍摄时可用反光板、闪光灯适当补光或使被摄体改变方向,避开逆光拍摄。
3.拍摄时机掌握不好。
特别是拍摄运动物体时造成主体缺胳膊短腿的现象。
拍照时人们都希望自己笑得自然,可由于时机掌握不当,往往笑得不自然,甚至出现傻笑。
为防止这些毛病,宁可多观察一会儿,练好基本功,做到眼快、手快。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
(1)取景构图的缺陷。
a.距离太远时,解决办法应该是走近拍摄对象或者用长焦距镜头,以避免画面中主体所占的位置太小。
b.表露太少,由于拍摄角度选择不当使得画面出现的本末倒置,可通过改变拍摄角度解决。
c.正确把握摄影构图中前景与背景的运用,避免画蛇添足或喧宾夺主。
d.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运用不当,会造成主体被淹没而不突出,有经验的摄影者常常利用空白也就是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地方不安排物体,避免杂乱无章的现象。
另外摄影构图中还常常出现画面分散、机械对等、呆板排列、倾斜失重等缺陷,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予以克服。
2.题材内容选择不当。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供摄影者选择,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素材,要根据摄影艺术的特点、创作规律进行适当选择。这些需要摄影者不断地学习,认真观察、体验、从具体的事物中吸取其精华予以形象表现,使作品增加感染力。应避免单纯猎奇、内容空洞、无聊、情节含糊等问题。
3.画面缺乏特点创作。
当内容确定后就应该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了。模仿是允许的,但更应该通过借鉴别人的作品丰富自己,力求创新就需要平常不断积累,多学、多看、多听、多拍,以掌握多种手法,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独具特色的作品。
五:户外摄影十忌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 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 上蓝**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 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 (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