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摄影趣谈

    ]

    对于照片,我们需要一些浅薄的勇气

    斯皮尔伯格就是好莱坞的一条狗!这句极端的话出自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戈达尔之口。戈达尔就是一个能折腾的主,其所有的电影都有其主观的立场,除了《筋疲力尽》还模糊地浮现故事的脉络以外,他的很多电影都貌似漫无目的却充满批判精神,甚至有评论家认为法国电影以他的作品作为分水岭开创了新时代;而斯皮尔伯格,其每一部电影,像我们这些70后的人都是没有错过的,从《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到《A·I·人工智能》,其每一部电影的宏大制作和惊险场面,都像狂风一样席卷全球。算起来,戈达尔算是斯皮尔伯格的老前辈,即使是想为斯皮尔伯格辩解的人,谁也不敢有胆对戈达尔作品的份量表示不敬。一位老前辈,对一个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小老弟如此不屑的评价,我隐约感受到了他的失望,或者是失落。近20年以来,欧洲的传统文明强大的自尊心,正遭受着好莱坞商业文化的百般蹂躏。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电影界,在欧洲艺术界的各个领域,对美国好莱坞式高度发展的商业文化都充满了批评的声音,斯皮尔伯格只是其中“只知道琢磨大众品味”的一个被耻笑的代表。欧洲人的骄傲有时候你还不得不佩服,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你够有钱,你可以比较容易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兴发达的国家取得移民资格,而在欧洲,哪怕是你想取得居留权,光有钱,还不如你在艺术上有两把刷子更容易得到认同。
            对于商业电影的批判,中国也有。前些天,“巴蜀鬼才”魏明伦批评张艺谋创作进入了堕落期:“他不好的电影都是和张伟平合作产生的,赢的是张伟平,输的是张艺谋。”
            这些声音让我想起来一些照片,拍摄这些照片的女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美国人,是《名利场》杂志的专职摄影师,其摄影作品的风格是非常好莱坞式的。从去年开始,莱博维茨为迪士尼乐园百万梦想年拍摄系列“迪士尼梦想肖像”,以童话和传说为题材,以贝克汉姆、费德勒、斯佳丽·琼安、朱丽·安德鲁斯、阿比盖尔·布莱斯林等国际名流为模特,复制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经典形象。从图片中可看出,除了外景电影大制作般的拍摄,画面还充分运用电脑技术,使得场面神秘华丽、气度恢宏,这一系列在我看来堪称赏心悦目的图片中,恐怕也要被很多艺术摄影师们斥之为好莱坞式的LJ产品。
             电影、摄影同属影像,对于已经成为随时随地可以被消费的它们来说,有的时候是需要那么一点浅薄的勇气的。艺术在抱着启迪人们智慧理想的同时,也有责任去研究当今时代阅读人群审美观的种种变化。艺术与商业的对接,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中,已经相对完美。艺术家们诸多灵感和创新,往往都能很快嫁接到商业领域,在普及大众美学和品味方面深入民心。而商业对艺术精髓领悟之后的发挥,更加注重品质,在技术和营销环节上精益求精更是艺术家们所无法企及。戈达尔说,我不会拍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他的电影从来没有说清过一个故事,但技术上“跳闪”电影蒙太奇叙事手法,却在后来法国的吕克·贝松、香港的杜琪峰、好莱坞弗朗西斯·劳伦斯一系列电影中发展得更加极致,给观者带来炫目的视觉震撼乃至精神入迷。同样的情形也存在摄影领域,比如说世界摄影史上无法绕过的摄影大师曼雷,当年一个偶然的失误造就了摄影上全新的“中途曝光”技法。你猜猜现在怎么着?photoshop只要一个键就能搞掂他所有的努力和秘诀,如果曼雷活到今天,说不准也要破口大骂photoshop为浅薄的复制者。
            仅仅是对商人做出一种鄙视的态度,是很容易的。但是冷静下来,我们为住豪宅、开名车和享受流光溢彩物资生活做出的努力,也正在为整个商业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一想,就觉得整天埋怨或者指责,实在是一件蛮无聊的事情,当务之急,还是把手头上应该做的这份活赶紧练好,这份活,跑不掉,一定是商业活,你以为你还是艺术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