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面知识

    ]

    平面设计中两种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趋势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反思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反思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的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所标榜的对现代性的批评,概略之即:现代性的特征是理性化和主体性哲学。由于这种过于狭隘了的理性主体,造成了现代社会对效率、秩序的追求,人与人之间渐渐疏离,使人失去了自我观照和对生活的切身感受。
    1.1
    后现代文化的四个特征
    它是没有深度的(即所见即所得)。文化产品的背后没有任何强度和情感,只是可消费的符号。
    它是无历史的,即时的。它并不涉及前人的苦难和斗争。人们既不依赖传统,也不抵抗,而是把传统打乱剪贴,拼凑在一起。
    它是无时间的。它集中关注把文化意义的符号碎片在空间中组织起来。
    它把世界理解成一种技术意义上的实体,而不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电脑网络,而不是一个平衡的生态圈。
    1.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A.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理论在设计上的探索,具有明显的实验特点。其目的是要打破现代设计国际主义风格单调乏味的沉闷气氛,放映了人类在面对信息时代时惧怕失去控制的感觉,是一种乌托邦的构思与物质材料的结合。
    B.
    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其亮丽的色彩和轰动的展示效果成为传播媒介的热点。主张以装饰手法来传达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以功能主义为中心。
    C.
    后现代主义者并没有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发现他们期待用以代表当代文化和生活的主要特征的新内容,而是采用大量古典装饰,加以折衷的处理,因此具有明显的符号可以追寻性,与文化上混杂的后现代主义相比,相对来说是简明、清晰的。
    1.3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分类
    从广泛意义来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具有高度隐喻风格的设计,另外一种是比较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衷手法达到强烈表面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设计。

    2
    平面设计中登贝和大卫·卡尔逊的设计风格导引出的新平面设计趋势

    平面设计受到1920年代开始的现代主义的长期制约,强调单纯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直到1960年代建筑设计开始产生新的思想,提出后现代设计的反思想,于是出现了隐喻性、装饰性、多元性、解构性的设计表现。

    2.1
    登贝设计风格简述

    60年代到70年代,荷兰的平面设计受瑞士风格的影响,讲究功能,清洁而又冷漠,追求一种回避激情的理性。这种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冷漠的瑞士风格的特点,吸引了敏感的,禁欲主义新教的荷兰人。在这种背景下,登贝敢于尝试一种与此相对的方法:寻找将自我感受融于设计之中。字体在当时被普遍看作是一种中性的元素,但登贝通过独特的处理形成了登贝所特有的字体设计风格。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目前海报设计所具有的以视觉形象与不规则的字体相结合的主流风格来自于以电脑为基础的设计,这是大错特错了。其实,正是登贝创造了这种典范的风格并因此赢得了国际性的名望。
    登贝的平面设计作品看上去非常自由,具有一种打破平面设计界旧秩序的力量,而且从视觉角度唤醒了观众对于锐利边角和清晰敏感的感觉。自由的字体布局,全位效果相片和充满情感的构图——这种视觉风格已成为了当今国际设计界的一种固定格式。
    正如从图
    1,图2海报上看到的一样,登贝的作品可以归纳为:入神、幽默、实验性的元素和登贝所称的舞台相片”——一种在处理模型相片和角切相片的拼贴中创造最终形象的技巧。其中图2海报包含了登贝作品的所有的杰出特征,并作为其宣扬平面设计创作最大限度地始于对独创的贯注之观点的典范作品,这正是登贝区别于他人之处,在以后的二十余年中他创作的作品无不都包含了所有这些元素。纵观登贝的设计作品,充满了多元性和解构性的设计特质,打破了常规,具有反整体性效果;这和后现代主义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